企業新聞
曾經與一個浙江供應商聊天,談及他的創業史,讓人頗多感慨。
他今年三十七歲,江蘇無錫人,普通家庭出身,父親是一名機械工人。他二十來歲參加工作,最早一直幫人打工,在積攢了一點本錢,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后,自已出來做點小買賣。九十年代全國經濟大發展,他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商機,發現塑料槽、塑料罐的市場需求大,而生產的廠家少,于是在向他的姐夫提議后,二人共同開辦了一個塑料制品的小工廠。
企業起步時總是艱難的,資金、市場、生產,各種各樣的問題總是困擾著他,特別是市場,這是一個企業的命脈。一個不為人知的無錫小鄉鎮上的小工廠到各單位廠家推銷產品,飽受了各種酸甜苦辣。但是他堅持下來了,企業一步步的發展了起來。
這么多年來令他印象最深的,就是前幾年有一個湖南的客戶為了一個二萬多塊錢的小單子,整整跟他談了一個多月的時間,談價格,談產品技術上的各種事項,有幾次甚至把手機打沒電了。那時他的企業已經經營得很不錯了,說起來二萬多塊錢的單子對他根本沒有影響,但是他認為生意不論大小,客戶有需求就要解答,所以他始終認真對待,直至這張單子做成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那家湖南的廠家在這短短幾年時間里,跟他做成了八百多萬的生意。他的小工廠如今也已經發展成資產數千萬了。
即使這樣,他也沒有停止過前進的腳步,除了出差時間,每天都必到廠里,大年三十和初一也不例外。他說忙時連上個廁所都是用跑步。我問他為什么要這么辛苦,他說習慣了,不覺得苦,只有努力的工作才感覺到生活的充實。他的父親今年已七十,也仍然沒有放棄工作,退休后辦了一個小機械加工廠,如今雖然重體力活做不動,但仍然做著一些管理和輕松點的小活。
成功沒有偶然,細節決定成敗。江浙一帶的經濟活躍發達,就是由一個個這樣生動鮮明的事例組成。他們對待事業認真、執著,全身心投入,善于觀察,重視細節,這一切的付出才讓他們收獲了豐碩的回報。而且他們始終如一地處于一種拼搏奮進的狀態,不為任何眼前的成功而停止前進的腳步。如他所說,他的工廠一直在為滿足新老客戶需求進行改進升級,一直在不停探索,這是一種主動積極的工作態度。我認為這樣的一種態度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,不論身處哪個行業,從事哪項工作,都需要這樣對事對人,那么我們也能做得很好。
■ 供應部洪勝忠